今日好运帮

位置:首页 > 民俗 > 风土人情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简介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有五十五个,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个民族都在历史长河中被雕刻形成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体现在族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民居建筑、民族民歌、民族服饰等。你知道裕固族吗?你还知道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个地方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简介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是中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37579人(2014年),2013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完成生产总值28.14亿元。有祁丰文殊寺景区、明花乡旅游景区、皇城景区、马蹄寺风景名胜区等着名景点。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先后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城县”、“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等称号。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民族在河西地区活动,这里曾是乌孙、月氏游牧地,后为匈奴所据。

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先后击败了占据河西

地区的匈奴王休屠和浑邪,于公元前111年设张掖郡,祁连山一带正式归入中原版图。其后河西回鹘(裕固族先民)曾攻入甘州,随后占据河西走廊西部,并立国,设牙帐于张掖,统治河西约1400余年。

辛亥革命后,设甘凉道和安肃道,肃南地区大部分属安肃道管辖,隶属酒泉、高台、临泽、张掖、民乐各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今肃南县所属的祁丰、明花、大河、康乐、马蹄等区都以原有的各少数民族部落为基础,建立了区、乡基层人民政权,区、乡行政领导人从各民族中的优秀分子和部落头目、宗教上层人士中选出。

1952年,党和政府就开始进行这一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机构的筹建工作,并成立了中共肃南县工作委员会。

1953年7月18日,决定在裕固族聚居的原高台县第六区、酒泉县祁明区、张掖县康乐区的基础上成立裕固族自治区(县级)。

1954年2月14日至20日在红湾寺召开了首届人民代表会议,正式通过成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县级),标志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正式成立。

1957年,又将原属民乐、张掖管辖的马蹄区划肃县。

1959年,肃南与青海省的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将肃南的陶东部、八字墩、友爱的草划归青海省,将青海省的城滩草原移交肃南县。

2004年,撤销了6个区公署建制,将原来的23乡1镇撤并为祁丰、明花、大河、康乐、马蹄及白银等6个乡,红湾寺和皇城2个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辖2个镇:红湾寺镇、皇城镇,6个乡:马蹄藏族乡、康乐乡、白银蒙古族乡、大河乡、明花乡、祁丰藏族乡。[3]

人口
  截至201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共14554户37579人,其中农牧业人口2.55万,占68%;少数民族人口2.12万,占56.5%;裕固族人口1.02万,占27%。[4]

民族
  截至201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居住有裕固族、藏族、汉族、蒙古族等16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