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好运帮

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经典

漳州寺庙大全之漳州常春岩

佛教是我国拥有最多教徒的一个宗教,它也是世界三大教会之一,影响力深厚。寺庙是佛教信徒们传播佛法、信徒上香祈福的一个宗教场所。常春岩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始建于清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大家是不是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呢?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寺庙大全吧。

  漳州常春岩位于东泗乡虎渡村后山上,建于清代。1986年恢复佛事活动。1991年有在家居士3人。

漳州寺庙大全之漳州常春岩

常春岩佛祖庙:位于东泗乡虎渡村常春山。始建于明代正德丁卯年(1507年),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2003年修建。座东南向西北,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单进式,大成殿面宽三间,进深四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大成殿前围墙,墙外建有“放生池”。东侧建置佛事厢房五间。

常春岩佛祖庙,位于龙海市东泗乡虎渡村常春山,是闻名闽南的百年古刹,也是香火鼎盛的佛教朝拜圣地。常春岩寺庙始建于明代正德丁卯年(公元1597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二00三年再次组织修建,其间历尽沧桑。2004年12月,常春岩被龙海市人民政府确认为“龙海市第六批高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存照。

驱车直达常春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百年古刹。整座寺庙雕梁画栋,琉璃彩瓦,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殿堂中如来佛像神态安详,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寺庙四周,苍松翠柏环绕,古木参天。山后一块“仙人石”,石头上脚印依稀可辨,传说是当年观音菩萨在山上留下的足迹。这里怪石嶙峋,煞是好看。寺庙前,奇花斗艳,芳香扑鼻,沁人心脾。其中一株老茶树尤为引人注目,据说有千年历史。山脚下,是一片翠绿的荔枝海,好一派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常春岩坐东南向西北,人杰地灵,三面环山,树木茂盛,果树成林,环境幽雅,堪称佛门之修行圣地,常春岩开基祖先香花僧人,带着十八般武艺和浑身佛门绝技,其中最突出的独门技艺就是“戏钹”,以及经书和中医学秘方验方来到龙海市东泗乡虎渡村常春岩,授徒传艺。所传的中医学秘方验方就是目前国内外独一无二的“男女发育转大丸”、“千锤膏”。香花僧人到常春岩传授三徒,平日除传经诵佛外,亦传授三位徒弟习武事农,个个都是文武兼备,且精通医学,常春岩以武僧的武技(戏钹)武术和行医济世之名,流传闽南和南洋一带,代代相传至今。

常春岩历代多出高僧,其中以妙通僧人最为着名。传说他武功精湛,练就一身轻功,能脚踩水田间的稻茬过田地,不沾一点泥水;能踩在瓷茶壶上戏钹(单击俗语称“弄镂钹”)。如今常春岩每逢佛祖生日,就有常春岩第二十二代弟子甘亚瑞等四名僧人来此地表演绝活“戏钹”,常常引来无数香客驻足观赏。这“戏钹”可是闽南一带稀有的民间艺术呢!龙海市电视台还专门到常春岩拍摄了“常春岩上戏钹人”的电视台专题片。

常春岩还出了很多名医。常年生活在常春岩的僧人,潜心研修医学。其中妙春和尚最为出名,当地百姓甚至几十公里外的群众,一遇上疑难杂症,都要雇轿夫请他出诊。疗伤用的“常春岩膏药”效果奇好,据说把寸钉钉木板,贴上此膏药,片刻即可把木板中的铁钉拔起,疗效十分神奇。目前流传至今约有“黑膏药”、“壳仔油”、“男女转大丸”等。

为弘扬民间文化,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节),即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日,所有常春岩佛门弟子聚集在一起,有文僧人在佛祖前诵经,武僧人进行戏钹、杂技表演,还有木偶戏,芗剧演出,四方香客云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诵经声、锣鼓声、鞭炮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游客还能在此美美地品尝一番热腾腾的“腊八粥”。

常春岩管理者们对常春岩现已制定出了未来总体发展规划,将大成殿等建筑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并将其作为戏钹的主要活动场所,让戏钹的组织者和操练者可以经常在常春岩进行排练与表演,使“戏钹”这门技艺不致失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常春岩会是一个人们避暑休闲、寻幽访古的好去处,而“戏钹”这门技艺也能继续散发它的艺术魅力。

东园戏钹
  戏钹属于一种佛门杂技,存在于民间已是非常罕见,是值得抢救与扶持的项目。常春岩开基者是香花僧的传人,又是漳州五云派之潜云派系。

佛门杂技戏钹相传是十八罗汉之一的手持铜钹尊者所创,即是香花僧人,在民间辗转流传,由香花僧人在常春岩口传身教流传下来。常春岩始建于宋朝,系宋朝南少林开基漳州即同时开基常春岩。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也就是腊八节),所有常春岩佛门弟子聚集在一起,有文僧人在佛祖面前诵经,武僧人进行戏钹、杂技表演,还有木偶戏、芗剧演出。各方香客、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诵经声、锣鼓声、喝彩声、鞭炮声,热闹非凡。

标签:漳州 常春 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