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好运帮

位置:首页 > 起名 > 起名字

舂姓的来源及历史名人

起名字3.36W

舂姓氏是我国百家姓中的一个罕见的姓氏,它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姒姓,出自远古时代东夷族动物图腾舂鉏,属于以图腾崇拜为氏。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中未能进入前2000名。大家是不是对这个姓氏很感兴趣呢?现在不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姓氏渊源
  渊源一
  源于姒姓,出自远古时代东夷族动物图腾舂鉏,属于以图腾崇拜为氏。“舂鉏”,即古代鸟名“?瞗”,即今天的白鹭,在典籍《尔雅·释鸟》中有注释:“鹭,齐鲁之间谓之舂鉏。”在典籍《博雅》中也有说明:“独舂,?瞗也。”由于白鹭在水边等候捕鱼时久,会轮流单腿悬起休息,因此又称为“独舂”。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古人对它的赞美,成为意境深邃的诗情画意。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高贵的白雪公主。白鹭在动物分类学上为:鸟纲-鹤形目-鹭科-白鹭属,是世界上的珍稀物种。白鹭属分五个种,即: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岩鹭。

舂姓的来源及历史名人

远古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东夷族人就在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生息繁衍,后大禹治水成功,受舜禅,即天子位(公元前2140年),立国号为夏后氏,划分天下为九州,派诸侯管辖。其中的青州在东海到泰山一带,就是今胶东半岛。大禹赐封本族人有邰的儿子、开国功臣旻灌为侯,令他去东嵎夷地(今胶东半岛)选址建国。旻灌在青州的莱夷(莱州,今山东莱州城北三十里处)定都建城。由此,胶东大地上有了第一个封国“过国”(今山东莱州城北过西村),旻灌成为过国第一代国君,其族人为国为氏,以“舂鉏”为图腾,多称过氏。过国土地肥沃,旻灌鼓励国民致力农牧桑事,并经常向禹帝进纳贡品,主要是山桑蚕丝(柞蚕丝),成束成堆的蚕丝用船载着,由汶水,通过三济水,再转入黄河送到位于冀州的夏王朝国都。旻灌不仅治国有方,还在沿海设置军队(过西军营),防御??族的貊人(??貊族,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其国史称扶余)来犯。夏禹对旻灌十分宠信,赐给他龙服、龙旗、龙仪仗的荣耀,过国的地位在夏王朝中十分显赫。古老的过国族人以“舂鉏”为图腾,国人中亦有以图腾崇拜为姓氏者,称舂鉏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舂氏、鉏氏。

该支舂氏、鉏氏与过氏一样,皆源出姒姓,是中华民族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渊源二
  源于乐器,出自西周时期的舂牍乐师,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舂牍,是一种古代乐器,即先秦时期称之为“筑”的乐器。在典籍《周礼·春官·笙师注》中记载:“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空髤画,奏以两手筑地。因称筑。”“舂牍”(筑)的样子如同今天的木琴,不过是用竹管,以不同的粗细、长短排列而成,多为八~十六支,因其敲击引发空腔竹管的震荡频率不同,产生不同的音调,用以演奏宫乐。舂牍乐师就是专职演奏“舂牍”的伶人,亦称“舂师”、“筑师”。在着名的历史事件“荆轲刺秦王”中,有位知名的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擅长演奏“舂牍”即史书中记载的“击筑”。他立誓为荆轲报仇,在“筑”中夹注了铅块。后来他为秦始皇“击筑演奏”时突起发难,用“筑”砸向秦始皇。可惜高渐离是个盲人,以听力判断秦始皇的所在位置出错,因此失败被杀。

在史籍《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行刺败后,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旁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座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座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始皇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矅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始皇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在许多史书中,皆称“筑”为“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这是错误的,“筑”是一种打击乐器,不是弹拨乐器,根本就没有弦。

在舂牍乐师(舂师、筑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舂氏、筑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的零陵郡舂陵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舂陵县,源为战国时期楚国属地即零陵,到西汉时期为南阳郡治下的一个县,到东汉时期降级为舂陵乡,归属于零陵郡永州唐兴县,即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柏家坪。舂陵,是湖南南部地区历史上最古老的城池。据史籍《汉书》记载:“长沙王发第十三子刘买,封于舂陵乡,属长沙郡,后属零陵郡之泠道。买卒,子戴侯熊渠嗣,熊渠卒、子仁嗣。元帝时,仁乞封避瘴毒,治迁南阳。”刘仁后来将封地迁至南阳地区的白水乡,重建舂陵城池,仍为舂陵侯。后来的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实际上就是刘买的第五世孙,由于他生命起源于舂陵,因此在后来称他的子弟兵为“舂陵军”。

东汉时期居于舂陵县之住民中、以及中舂陵军的士卒将领中,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舂氏,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四
  源于兵器,出自古代攻击型兵器舂,属于以器物名称为氏。舂,是一种沉重而长大的兵器,亦称为“牙杵”,就是后人俗称的“狼牙棒”。舂以打、冲、砸、击、捣为主要运作要领,是一种十分恐怖而杀伤力极大的冷兵器。因其沉重且有牙刺,多由剽悍的勇士使用,称舂士、舂人、舂卒等。例如《水浒传》中的霹雳火秦明,使用的兵器就是“舂”。

在舂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使用的成名兵器为姓氏者,称舂氏,世代相传至今,也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渊源五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时期黄帝大臣雝父,属于以器物称谓为氏。雝父,就是雍父,是古代传说中黄帝的臣子,他发明了农耕经济时代共要的工具之一“臼杵”,用以处理谷物,黄帝大喜,赐其雍邑。这在清朝学者雷学淇所校辑的《世本》中有记载:“雍父作臼杵,舂也。”汉朝时期学者宋衷也早就有编注:“雍父,黄帝臣。”

在雝父的后裔子孙中,大多称雍氏,亦有称臼氏、杵氏、舂氏者,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渊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上古时期官吏舂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舂人,是古代王朝中负责掌管舂米以及粮食加工的官位,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这在典籍《周礼·地官》中有记载:“舂人,官名。舂人掌共米物。”

在舂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舂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舂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舂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未列入当局“内政部”民政总署在2005年(民国九十四年)2月28日对台闽地区姓氏进行的统计程序,多以零陵、儋州为郡望。

标签:历史名人